說過不再點評酸民的言論。
不過哇哇哇留言中的劉小姐,顯然是個通過英檢的高級知識份子,與酸民相差遠矣,故提出來我的心得討論:
(誠心感謝劉小姐,讓我有機會表達看法)❤️
華人在國外社會能受到尊敬的原因肯定不是英文說得好。
我在節目中提到我2007年的時候,英文程度是好的,當時的英文程度是“好到日本人都會問我是否有在國外留學過”。
首先,這個要有幽默感的人才能聽得懂我的話,日本人說我英文好唷,不是英國人也不是美國人。可是確實是全場來賓沒有人笑啦!呵呵!那也無妨。
“聽他講英文是很重的台灣英文”
感謝說我講的不是日式英文喔。🤣🤪
“我是英文檢定口說高級,外國人說我是否在國外待過,那我的英文是否更好?”
祖師爺的回覆是:
你會去問忠孝復興捷運站等車的香港人或西方人他到底有沒有待過過國外嗎?
請問其實在非洲被當地人問是否待過墨西哥,這樣英文算好嗎?
比如:在美國就是國外啊,在國外被問有沒有待過國外?莫非是靈異事件嗎?
好了,一切是邏輯問題。
人會吵架,就是我們不懂其他人的邏輯。
我們很有理由覺得自己的邏輯是正確的。
因為自己每天在用。
我這邊要點出的問題是,
我完全不需要為自己的英文程度提出辯解,那是無聊的。因為我誠心覺得有問題的是我的中文程度不足,我的台語也講得不夠好。
請大家用邏輯想一下,
外國人來台灣,其實你根本覺得他的華語說得亂七八糟,你也會對他豎起拇指說他講的中文好厲害對吧!
這是因為你要鼓勵人繼續講你認同或者說你每天在用的語言。
為什麼我們很多台灣人出國旅遊,或是說學語言的時候沒有辦法學好?
因為我們還沒有機會學好,就已經被家裡父母,朋友說自己英文爛,不夠好,
久而久之,也失去了興趣跟自信心,當然就不好了。
華人社會的謙虛學,用得太過的時候的確也造成多種能力的退化,輕則無法在眾人面前展露自己的優點,無法在眾人面前分享自己所思所想,嚴重者:覺得自己就是不好,毫無自信心可言。
古語:“寬以待人 嚴以律己“ 台灣人用得稍嫌太過。
因為這個社會沒有能力又愛批評別人的人不知為何愈來愈多😪😪😪
如果我們從小又在傳統家庭教育下父母總是對你的課業學習生活等挑三撿四,連結婚後的生活都嫌東嫌西的話,
很容易喪失對生活的熱情與應該擁有的自信心。
我們習慣聽到別人“謙稱“是因為我們華人社會,人生中心思想就是喜歡比較,從小到大,什麼都要比,所以當別人謙稱自己無能的時候,我們會好過很多。
但是這已經造成社會問題,
語重心長來說,
英文講得好不好,根本不用比。語言是拿來用的。為何華人拿這個來比了?
有興趣的人,能生活上活用的人自然愈來愈好。但再怎麼好也好不過 native speaker.
我看到的是背後的問題:
覺得別人疑似“不謙虛”就該撻伐是問題。
語言好的人,就能學到體驗到較多的該國文化。
我就是英文好,才能學得西方人的長處:讚賞自己的優點,不人云亦云。勇於溝通。
我希望大家都能坦蕩蕩地說說自己哪裡好!不用想太多,再去比較。那對人生沒有幫助太多。
不然我們都跟愛因斯坦比,說自己是笨蛋,然後? 因為知道自己是笨蛋一枚,一蹶不振?
先覺得自己好,才有更好的可能。
不用怕不謙虛,你身邊愈多有各種優點的人,你愈會謙虛!
所以不用提醒我怎麼去看留言。
因為,我不看,我怎麼知道人家腦子裡裝得跟我是不一樣的呢?
我愈看,我悲天憫人的心就愈出來了,愈來愈善良啊!!!
還有:多與不同生活環境,職業的人做朋友,咀嚼大家的語言,可以避免掉“同溫層效應”
同溫層的人比較會互相取暖。
英文事件
只是一個舉例,可以活用喔! 比如大家可以說自己很漂亮,然後就有人攻擊你,然後大家要更有自信地說自己很漂亮唷
😀
我鼓勵大家多說自己好,而不是為了比較,也不是為了無聊的謙遜。
真正謙遜的人就是一個謙遜的態度啊!
裝不出來的
粉絲金句:
「外國人那樣說也是客套,我們再怎樣英文好,也比不上紐約的乞丐(借用他人之說)」